驾车向西北方向驶离市区大约76公里,在隆化县七家镇腹地,映入眼帘的是不同于喧闹城区的“新农村”:平坦村道串联起百余家风格迥异的民宿,远处青山连绵,与潺潺流水交接,洋溢着勃勃生机。
这里是素有“华北第一温泉”美誉的温泉村,村如其名。在“中国温泉之乡”隆化县,七家镇温泉村处于温泉核心区域,拥有储量丰富、水温高、水量足、水质优的天然温泉资源,深受京、津、唐、蒙等地游客青睐。
从2021年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,到2023年被认定为河北省乡村生态振兴示范村,这座以温泉资源闻名的村庄,如今又因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而备受瞩目,以“村庄美、村民富、村风好”的崭新面貌,成功入选第七届“全国文明村镇”。
“办好农村的事,实现乡村全面振兴,关键在党。”温泉村党支部深谙其中道理,将基层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相融合,以村党支部为堡垒,持续推进基层网格化治理模式,以“网格化+微信群+服务”的创新模式发动党员干部、网格员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、政策宣讲、移风易俗等各项工作,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将全村划分为6个网格,建立网格微信服务群,推行无职党员定岗定责,充分调动常年在村的无职党员积极性,在纠纷调解、文化宣传、环境保护等工作中都能见到党员的风采。正如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国辉所说:“党员胸前的党徽就是责任状,村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。”他的话道出了温泉村全体党员的心声。
“乡村大喇叭开始广播了,今天我们聊聊什么样的乡村是和美乡村……”为培育文明新风,温泉村把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,“线上+线下”的宣传方式让村民全方位感受文明新风。借助微信群、乡村大喇叭等平台推送移风易俗信息,则成为倡导移风易俗、破除陈规陋习的线上途径。
与此同时,温泉村修订完善《村规民约》,将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的具体要求细化规范,明确规定禁止大操大办、铺张浪费;常态化开展“文明家庭”“美丽庭院”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,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以先进为榜样……文明新风带来的不仅是环境变化,更是村民精神面貌的蜕变。
“跳广场舞啦!”在温泉文化广场,随着领队打开音响,新组建的广场舞队欢快舞动,吸引村民与游客踊跃参与。每逢重要节假日,传统花会表演、九曲黄河灯、文艺汇演、篝火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轮番上演,这些蕴含民俗文化特色的活动,让文化成为文明乡风的“源头活水”,也让文明乡风在文化浸润中愈发浓厚。
走进村中的“爱心小屋”,温馨、友爱似一阵清风迎面扑来,村民和游客可以进行血压、血糖测量等,还会有专业医护人员定期开展义诊。游客张女士测完血糖后说:“不仅村民能享受健康服务,我们游客来了也被当成亲人,真是倍感亲切,幸福感满满!”
这样的细节服务在温泉村随处可见,在游客接待中心设立“志愿服务岗”,提供免费茶水、路线指引、失物招领等服务;创新推出“民宿管家”服务,整合房间资源,打通信息壁垒,构建起民宿主和游客之间的沟通桥梁……从“靠水吃水”到“真情留客”,文明服务成为温泉村产业发展的“金钥匙”,“七家温泉”的品牌口碑越来越好,“回头客”越来越多。
从党建引领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,到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,再到志愿服务助推产业发展,在温泉村形成了“党建促文明、文明兴产业”的良好局面,一幅文明新风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画卷正徐徐描绘。“荣获‘全国文明村’称号是一个新的起点,未来,温泉村将不断探索精神文明建设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,让文明之花在温泉村常开不败。”王国辉的话语中充满期待。
夕阳西下,温泉村的广场上热闹非凡,音乐声中村民和游客手拉手翩翩起舞,孩子们在民宿绚烂的灯光下绽放纯真笑容,这泓流淌千年的温泉水,正因注入了文明的因子,愈发甘甜绵长。
本网记者 张丽莉 实习生 池一楠
用微信“扫一扫”,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,
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。